news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该色母粒包括色母粒本体,色母粒本体为分散有有机着色剂和助剂的第一载体树脂层,色母粒本体中均匀分散有着色微球,各着色微球均由处于中央的交联剂层和包裹在交联剂层外侧的第二载体树脂层组成,第二载体树脂层的熔点比第一载体树脂层的熔点高。制丝时,第一载体树脂层先熔融,第二载体树脂层后熔融并将交联剂释放,交联剂先与第二载体树脂交联,必赢官网首页在第二树脂层与第一树脂层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与第二载体树脂相连的交联剂也逐渐与有机着色剂交联,将有机着色剂牢牢地固定在第一载体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237512 U (45)授权公告日 2020.04.03 (21)申请号 1.X (22)申请日 2019.03.27 (73)专利权人 桐乡珠力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濮院镇 工业园区永安路328号2号厂房 (72)发明人 俞铠张洪吴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代理人 陆永强方惠琴 (51)Int.Cl. C08J 3/22(2006.01) C08L 67/02(2006.01) D01F 1/1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应于高温漂洗消 毒的纤维用色母粒,该色母粒包括色母粒本体, 色母粒本体为分散有有机着色剂和助剂的第一 载体树脂层,色母粒本体中均匀分散有着色微 球,各着色微球均由处于中央的交联剂层和包裹 在交联剂层外侧的第二载体树脂层组成,第二载 体树脂层的熔点比第一载体树脂层的熔点高。制 丝时,第一载体树脂层先熔融,第二载体树脂层 后熔融并将交联剂释放,交联剂先与第二载体树 脂交联,在第二树脂层与第一树脂层相互交融的 过程中,与第二载体树脂相连的交联剂也逐渐与 有机着色剂交联,将有机着色剂牢牢地固定在第 U 一载体树脂和第二载体树脂的熔融体内,能有效 2 地提高纤维的纺前着色色牢度,使纤维适于高温 1 5 7 漂洗消毒。 3 2 0 1 2 N C CN 210237512 U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包括色母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色母粒本体(1)为分散有有机着色剂和助剂的第一载体树脂层,所述的色母粒本体(1)中 均匀分散有着色微球(2),各着色微球(2)均由处于中央的交联剂层(21)和包裹在交联剂层 (21)外侧的第二载体树脂层(22)组成,该第二载体树脂层(22)的熔点比第一载体树脂层的 熔点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 微球(2)的粒径为0.2-0.35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 微球(2)的粒径为0.2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着 色微球(2)中,交联剂层(21)与着色微球(2)的体积比为1:(2-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 3 微球(2)在色母粒本体(1)中的分散度为1-4个/mm 。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着色 3 微球(2)在色母粒本体(1)中的分散度为2-3个/mm 。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第二载体树脂层(22)为带活性基团的改性PET树脂层。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第一载体树脂层为PBT树脂层。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色母粒本体(1)呈圆柱状或球状。 2 2 CN 210237512 U 说明书 1/3页 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色母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 母粒。 背景技术 [0002] 高温漂洗消毒处理对纤维的色牢度要求较高,所以目前市场上需要进行高温漂洗 消毒处理的纤维,普遍使用白色或黑色纤维,鲜少有彩色纤维。 [0003] 为了解决纤维在纺前着色色牢度不达标的问题,申请号为CN 2.3的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该适应 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的原料由50份PET,20份PBT,27份颜料和3份助剂组成;其 中,所述的PET的特性粘度为0.82dl/g,所述的PBT的特性粘度为1.0dl/g;所述的颜料由15 份PR214、8份PB15:3以及4份炭黑组成;所述的助剂为1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和2份硅酮类助 剂。该色母粒的制备方法是先将颜料与助剂按上述配比在80-150℃下进行研磨和润湿,之 后再与载体树脂投入混料机中,充分搅拌混匀;再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 [0004] 这种色母粒通过优化载体配方来提高纤维的纺前着色色牢度,但其功效仍需进一 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纤维的纺前着色色牢度、适应于高 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 [0006]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包括色母粒本体,所述的色母粒本体 为分散有有机着色剂和助剂的第一载体树脂层,所述的色母粒本体中均匀分散有着色微 球,各着色微球均由处于中央的交联剂层和包裹在交联剂层外侧的第二载体树脂层组成, 该第二载体树脂层的熔点比第一载体树脂层的熔点高。 [0008] 本申请在色母粒本体中设置着色微球,当使用该色母粒进行纺丝时,第一载体树 脂层先熔融,而后第二载体树脂层熔融,将包裹在着色微球内的交联剂释放,交联剂先与第 二载体树脂进行交联,在不断熔融过程中,第二树脂层逐渐第一树脂层相互交融,而与第二 载体树脂相连的交联剂逐渐地与第一载体树脂层中的有机着色剂(有机着色剂上带有活性 基团)进行交联,从而将有机着色剂牢牢地固定在第一载体树脂和第二载体树脂的熔融体 内,待抽丝形成纤维后,能有效地提高纤维的纺前着色色牢度,使纤维适于高温漂洗消毒。 [0009] 在上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中,所述的着色微球的粒径为0.2- 0.35mm。着色微球的粒径越小,第二载体树脂与交联剂之间的连接便越充分。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的着色微球的粒径为0.25mm。 [0011] 在上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中,在所述的着色微球中,交联剂 层与着色微球的体积比为1:(2-4)。如此第二树脂层与交联剂层的体积比在1:1~1:3之间, 3 3 CN 210237512 U 说明书 2/3页 既能确保熔融后的第二载体树脂的表面能够充分与交联剂接触,也能避免交联剂过少而浪 费第二载体树脂。 [0012] 在上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中,所述的着色微球在色母粒本体 3 中的分散度为1-4个/mm 。 [0013] 3 作为优选,所述的着色微球在色母粒本体中的分散度为2-3个/mm 。适宜的分散度 能够使第二载体树脂与交联剂的交联体均匀分散在第一载体树脂的熔体中,与第一载体树 脂中的有机着色剂充分交联。 [0014] 在上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中,所述的第二载体树脂层为带活 性基团的改性PET树脂层。带活性基团是为了便于PET树脂与交联剂发生交联。 [0015] 在上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中,所述的第一载体树脂层为PBT 树脂层。PBT树脂的熔点大约为222℃,而PET树脂的熔点大约为246℃,两者的熔点的高低使 得本申请的第一载体树脂层和第二载体树脂层能够先后熔融。 [0016] 在上述的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中,所述的色母粒本体呈圆柱状或 球状。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8] 本申请在色母粒本体中设置着色微球,当使用该色母粒进行纺丝时,第一载体树 脂层先熔融,而后第二载体树脂层熔融,将包裹在着色微球内的交联剂释放,交联剂先与第 二载体树脂进行交联,在不断熔融过程中,第二树脂层逐渐第一树脂层相互交融,而与第二 载体树脂相连的交联剂逐渐地与第一载体树脂层中的有机着色剂(有机着色剂上带有活性 基团)进行交联,从而将有机着色剂牢牢地固定在第一载体树脂和第二载体树脂的熔融体 内,待抽丝形成纤维后,能有效地提高纤维的纺前着色色牢度,使纤维适于高温漂洗消毒。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中着色微球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实施例1 [002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适应于高温漂洗消毒的纤维用色母粒,包括色母粒本体 1,色母粒本体1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呈圆柱状,也可以是呈圆球状,这与色母粒的挤出和造 粒设备有关。 [0024] 本实施例中,色母粒本体1为分散有有机着色剂和助剂的第一载体树脂层,其中, 有机着色剂不仅其本身的着色力更高,而且具有活性基团,便于发生交联,有机着色剂的具 体种类则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本实施例的第一载体树脂层为PBT树脂层,PBT树脂的熔点大 约为222℃。 [0025] 如图1所示,色母粒本体1中均匀分散有着色微球2,并且,如图2所示,各着色微球2 均由处于中央的交联剂层21和包裹在交联剂层21外侧的第二载体树脂层22组成;同时,该 第二载体树脂层22的熔点比第一载体树脂层的熔点高,本实施例先用的第二载体树脂层22 4 4 CN 210237512 U 说明书 3/3页 为带活性基团的改性PET树脂层,PET树脂的熔点大约为246℃。交联剂能够分别与第二载体 树脂层22的活性基团、有机着色剂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从而实现第二载体树脂与有机着 色剂的交联,将有机着色剂牢牢地固定在纤维内。 [0026] 着色微球2的粒径可以设置为0.2-0.35mm,一般地,着色微球2的粒径越小,第二载 体树脂与交联剂之间的连接便越充分。不过着色微球2的粒径越小,其工艺制作难度也变 大,加工成本也要考虑。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着色微球2的粒径为0.25mm。 [0027] 在着色微球2中,交联剂层21与着色微球2的体积比可以设置为1:(2-4)。如此第二 树脂层与交联剂层21的体积比在1:1~1:3之间,既能确保熔融后的第二载体树脂的表面能 够充分与交联剂接触,也能避免交联剂过少而浪费第二载体树脂。 [0028]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着色微球2在色母粒本体1中是均匀分散的,其分散度为 3 3 3 1-4个/mm ,优选为2-3个/mm ,即每mm 的色母粒本体1中即有2-3个着色微球2。适宜的分散 度能够使第二载体树脂与交联剂的交联体均匀分散在第一载体树脂的熔体中,与第一载体 树脂中的有机着色剂充分交联。 [0029] 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色母粒与树脂均匀混合,熔融;熔融时,第一载体树脂层先 熔融,而后第二载体树脂层22熔融,将包裹在着色微球2内的交联剂释放,交联剂先与第二 载体树脂进行交联,在不断熔融过程中,第二树脂层逐渐第一树脂层相互交融,而与第二载 体树脂相连的交联剂逐渐地与第一载体树脂层中的有机着色剂进行交联,从而将有机着色 剂牢牢地固定在第一载体树脂和第二载体树脂的熔融体内,必赢官网首页待抽丝形成纤维后,能有效地 提高纤维的纺前着色色牢度,使纤维适于高温漂洗消毒。 5 5 CN 210237512 U 说明书附图 1/1页 图1 图2 6 6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吉林省和龙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2025年吉林省和龙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含答案详解(实用).docx
2025年吉林省和龙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2025年吉林省和龙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含答案详解(达标题).docx
2025年吉林省和龙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典优).docx
2025年吉林省和龙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全优).docx
2025年吉林省和龙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2025年吉林省和龙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附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2025年吉林省双辽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2025年吉林省双辽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docx
20万吨年(一期6万吨年)杂醇油精深加工项目(海峡能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