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在吉林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展柜间,一段沉甸甸的历史静静流淌。九一八事变的硝烟早已散尽,中国共产党人在东北大地的英勇足迹却永远镌刻——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点燃长达14年的抗日烽火,用不屈与坚守书写着民族救亡的壮歌。
7月1日,晨光透过窗棂,落在讲解员李林霖的身上。“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中国抗战史上永不磨灭的记忆——民族英雄魏拯民的传奇故事……”这段历史,她已讲述上千遍,必赢官网首页可每次开口,那份对先烈的崇敬仍让她饱含深情,仿佛又一次与那些浴血奋战的身影隔空相望。
从关帝庙的星火到长白山的烽火,魏拯民用32岁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于党、勇赴国难、血战到底”。东北抗联14年奋战,魏拯民与无数先烈的名字早已化作白山黑水间的丰碑。他们用热血浇灌的信仰之花,永远绽放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
李林霖的讲解词根据参观对象不同会有所调整。面对机关工作人员,她将党性教育、廉政教育作为重点;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她就多讲讲展品背后的故事;社区群众更想了解烈士的家庭,她的讲解就会向这方面倾斜。但讲解核心只有一个——信仰。
“我特别希望大家多听听烈士的故事,多来看看他们。”李林霖说,对这段历史要铭记,对抗联精神要传扬,让红色基因在吉林大地成为生生不息的力量。
距离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近20公里的吉林化纤,年产3.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项目一期现场,红色基因正与现代化生产线同频共振。
诞生于60多年前的吉林化纤集团,如今作为全球最优质的人造丝生产基地,正在续写传奇。年产3.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项目从去年4月破土到今年2月投产,目前释放万吨产能的惊人速度背后,是吉纤人对奉献、敬业、负责、创新、自律精神的传承,更是杨靖宇精神、抗联精神在新时代的回响——酷暑寒冬里,“三人工作两人干,抽出一人搞基建”的拼劲、韧劲、实劲,复刻着当年林海雪原中抗联将士的坚韧。
“在项目建设中赓续红色基因,在党建引领中传承红色血脉。”吉林化纤生产处处长王春天说,公司持续向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坚持大型化、连续化、匀质化,最终实现产品在丝绸、梭织等十大领域全覆盖,取得行业龙头地位;实施机器代人智能化改造,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延续的是以人为本的初心;从绿色原料、绿色生产、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认证,打造5G绿色生产体系。企业在吉纤“五种精神”的传承中,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跨越。
与吉林化纤一样,在吉林石化的生产线上,红色基因如催化剂般激荡着发展动能。作为“新中国化工长子”,这家从“一五”走来的企业,始终以红色血脉铸魂——牢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嘱托,践行背山精神、麻袋毛精神、矛盾乐精神、登天精神,在“严细实快”的作风中加快发展。
党委掌舵、支部筑垒、党员冲锋,“三基本”与“三基”工作深度融合,“七个课堂”里传承着攻坚克难的红色基因。树脂研发中心的灯下,闪动的是连续奋战的攻坚身影;ABS产品从中国走向世界,依托的是“不把难题攻下来誓不罢休”的工作劲头。吉林石化树脂研发中心党支部书记王丹所说:“只要工作没完成、必赢官网首页目标没达成、难题没攻克,就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攻坚克难的精神,坚决要把‘山头’打下来。”
从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展柜里的斑驳大衣,到吉林化纤生产线上的智能机械,再到吉林石化研发中心的攻关灯火,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它是抗联将士在林海雪原中淬炼的坚韧品格,是当代建设者刻在生产线、融进行动里的精神密码。这份跨越时空的接力,让忠诚化为精益求精的匠艺,让抗争变为突破创新的锐气,让坚守成为实业报国的担当。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步履铿锵,继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