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天门正以破竹之势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速勇夺全省“六连冠”,服装电商交易额4年暴涨7倍,链式招商“串珠成链”催生5个百亿产业园……一组组跃动的数字,勾勒出这颗江汉明珠的奋进轨迹。
“聚焦建支点,争当‘优等生’,奋力开创跨越赶超发展新局面。”天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纪道清的话语掷地有声。如今的天门,正以工业倍增的爆发力、纺织服装的升级力、链式招商的聚变力和新型城镇化的吸附力,朝着“经济总量跨越、城市能级跨越、发展水平跨越”三大目标全速突进,在荆楚大地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强音!
走进湖北华世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制一批即将发往海外的高端原料药。“这批肾病高分子原料药原本在欧洲生产,现在由我们承接,预计以后每年能带来5亿元出口额。”企业负责人话语中透着自豪。在天门市“七条意见”政策支持下,这家湖北专精特新企业今年产值预计突破3亿元。bwin必赢官方网站
天门深入实施“工业倍增工程”,加快推动存量倍增、增量倍增、总量倍增,带动产业倍增、就业倍增;配套出台支持工业企业倍增的“七条意见”,从贷款贴息、投资奖励、技改补助等多维度精准滴灌,让政策活水直达企业痛点。这套系统化的举措协同发力,使工业这个传统引擎焕发出推动天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数字是最有力的见证:上半年,天门取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的亮眼成绩,不仅较去年同期跃升12.9个百分点,更连续6个月稳居全省第一;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8%,排全省第3,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创历史新高。
天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陈明敏表示,下一步,天门将推动“工业倍增”向更深层次迈进,既保持增速的“上扬曲线”,更追求质量的“上升箭头”,让“天门速度”向“天门质量”升级,为全国百强县建设注入更强动能。
“今年以来,公司已出口女装100余万件,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鑫登服饰公司总经理尹建国说,公司新上10条全智能自动吊挂流水线余万件外贸订单。
纺织服装是天门的传统产业、富民产业。近年来,该市抢抓产业转移、跨境电商等重大机遇,全力推动纺织服装转型升级、扬帆出海,打造集纺织织造、面辅料供应、服装加工、电商营销、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天门已集聚服装类市场主体7000家,电商平台店铺1.3万家。
经过集群式发展,天门服装产业形成以中国(天门)服装电商城、白马服装电商基地、化纤纺织产业园为核心,以龙腾服装小镇、岳口电商名镇、九真跨境电商小镇为支撑的“一核三镇”发展格局,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从外贸加工到跨境电商,我们正稳步实施‘千帆出海’计划,推动天门服装加速出海,目前产品已卖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天门市商务局局长钟儒彪介绍,服装电商交易额从2021年的70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513亿元,在希音、Temu等国际主流平台上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
“以年均增速10%以上为基准,2030年天门服装电商交易额将突破1000亿元。”天门市副市长杨寒表示,从缝纫机到云计算,从代加工到创品牌,天门走出一条充满活力的产业升级之路,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提供鲜活的实践样本。
炎炎夏日,在天门化纤纺织产业园的永昌(天门)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在高性能锦纶长丝生产线上仔细检测每一缕丝线的品质。待所有设备安装完成后,公司将可实现年产高性能锦纶长丝10万吨,年销售额达20亿元。
作为天门市纺织服装产业强链补链的重点项目,永昌新材料项目的落户正是天门以商招商、链式招商成果的体现。
“我们考察了多个省份,最终被天门的产业链优势和专班服务所打动,将杭州总部整体搬迁至了天门。”永昌新材料副董事长傅君博坦言,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0个月时间,投产一个月即可实现“上规”,这样的速度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围绕“一主两新三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天门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持续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上下游配套企业,重点打造纺织服装、绿色循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目前化纤纺织产业园已入驻企业19家,其中9家已投产,10家在建,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从“一根丝”到“千匹布”,天门纺织产业正形成“纺丝-织造-成衣-销售”的完整闭环。
这种链式发展模式同样在绿色循环产业园区结出硕果,年产20万吨铜制品、15万吨高端铝棒、10万吨铝板锭等项目的相继落地,园区构建起“回收—拆解—再生—制造”的绿色循环利用体系。
“我们招商就像串珍珠,要找到产业链上最合适的那颗。”天门市招商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罗俊形象地比喻。今年上半年,通过“以商招商”“链式招商”,天门新签约项目61个,项目总金额342.46亿元。
“18万元的购房补贴直接抵扣,政府支持让我们养育三孩更有底气。”7月份,汪场镇沙岭村郭先生手持12万元的三孩生育认购券和6万元的农业转移人口住房认购券,在“中国院子”购置了商品房。
在湖北庄品健实业工作的董琴同样深有体会,她每月都能按时收到政府和企业发放的累计2500元的二孩育儿补贴,“从婚恋到生育,从住房到教育,政府的关怀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每个重要节点。”
这些暖心故事,折射出天门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天门以“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构建人口服务体系,将婚恋、孕育、生育、托育、教育、住房等环节有机衔接,形成了“政策组合拳”。
这套体系成效已初显:去年天门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今年延续向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天门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连续5个月位居全省首位;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6.9%,排名全省第三。
“从生育支持的‘小切口’到城乡融合的‘大文章’,天门新型城镇化实践始终以人为核心,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天门市委副书记、市长肖敏的话语道出了城市发展的真谛。
如今,漫步天门城区,绿意盎然的“口袋公园”点缀街巷,改造一新的社区空间焕发活力,30所公办幼儿园的托育班里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今年5月,天门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用实实在在的民生答卷诠释了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近年来,天门聚焦支点建设,认真落实实施“七大战略”、提升“七个能力”部署要求,锚定“百强进位、千亿扩容”目标,坚持旗帜鲜明抓工业,以工业倍增带动整体突破,服装电商、人口增长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形成群众动起来、社会转起来、经济活起来、信心强起来的发展局面。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居全省第1,工业用电量增长14.8%、居全省第3。
做强工业主引擎,加快能级跃升。充分释放工业倍增“七条意见”政策效应,推进“一企一策”现场办公全覆盖,25家企业产值平均增长30%以上。深度融入全省“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化纤纺织、绿色循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5个百亿产业园,重点打造纺织服装、绿色循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化纤纺织产业园入驻项目19个、投产9个,全年可新增产值100亿元;绿色循环产业园入驻项目16个、投产14个,全年产值可突破200亿元。
夯实项目硬支撑,集聚发展后劲。坚持招商引资做大增量与现有企业提质增效“两手并用”,厚植发展根基。突出乡情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天门。大力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全年实施技改项目50个,着力打造一批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笔经费、一抓到底”工作机制,立铭再生资源、立铭铝业等8家企业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进规”。
释放改革强动能,激发内生动力。以天门经济开发区为主体,整合各专业园区资源要素,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加快形成“一区三园多支点”格局。积极创建国家级创新县市、国家高新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季度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7%、居全省第1。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着力降低用能、用地、用工、物流等成本,让企业大胆闯、放手干。
新时代新征程,天门市正将“经济总量、城市能级、发展水平”三大跨越的战略构想变成现实。实现持续跨越,需深刻把握其增长逻辑,科学规划发展路径。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产业升级加速推进,县域经济格局重塑。天门市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正是抓住了这些历史机遇。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在深耕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基础上,积极布局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电子信息等产业,推动工业存量、增量、总量同步倍增。第二,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抢抓高端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机遇,积极引进国际先进制造业。第三,产业升级方面,推进传统产业数智化改造,打造绿色循环产业集群,激发工业倍增内生动力。
当然,仅看到机遇是远远不够的,天门市委、市政府精准施策,将时代机遇转化为增长实绩,关键在三大政策:一是招商方式变革。围绕主导产业开展“链式招商”,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二是产业生态环境优化。打好“育商”政策组合拳,有效集聚发展要素。三是利用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市场。大力发展服装跨境电商,开拓广阔市场空间。
未来,天门市应着眼于省委“支点建设”部署和自身跨越发展目标,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外新市场、增强城市吸引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等为重点,精准识变、主动应变,乘胜出击,进一步推动天门更高层次的跨越发展。 (作者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负责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